2016年1月18日星期一

民樂的振興靠什麼(二)


眾所周知,無論是《印像劉三姐》還是《印像麗江》等“印像”系列演婚禮樂團出,都是在旅游景區開發的商業項目,它面對的觀眾自然是旅游者。旅游者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是被當地的山水風景或民俗風情所吸引,當然不是為了看什麼演出,但既然來了,為打發百無聊賴的夜晚,花幾個小錢,去看一個新開發的旅游項目—— “山水實景演出”,也未嘗不可。更何況此類項目大都早在推出之前就用“大導演”、“大場面”等種種由頭炒作得熱火朝天、神乎其神。因此,投資者開發這樣的項目,隨著熱點旅游景區源源不斷的客流,坐等數錢當是情理中之事。如果《印像•國樂》也能達到如此效果,讓經濟上捉襟見肘的樂團,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婚禮樂團又打了一場翻身仗,自然是十分可喜可賀之事。但北京的夜晚畢竟與偏遠地區的境況不同,開發這樣的“印像”項目,能否取得旅游景點那樣的經濟效益,尚有待時間驗證。至於這種演出形式能否像有關的文字介紹中說的那樣“把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傳承下去,要讓全世界的人看看中國也有殿堂級的民族音樂婚禮音樂”,就更加不可預測了。 《印像•國樂》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演出呢?有關的文字材料稱這台演出“是音樂會,是舞台戲劇,是行為藝術,是觀念藝術,是中國水墨畫、山水畫風格的極致展示,是音樂形態的深度表達”,“觀眾在入場落座前,自到劇院那一刻起,演出就已經開始,途徑售票口、劇院大廳、長廊、電梯、咖啡廳,樂團演奏家就開始在演奏……演奏家、作曲家、指揮家在台上直面觀眾,講述自己真實的故事,音婚禮音樂樂人生”。

  在《印像•國樂》的演出中,人們看到演奏家們不僅戲袍加身、粉墨登場,按照既定的情節懷抱、按照敦煌壁畫復制的古樂器邊奏邊舞,有的甚至還有大段的台詞,直面觀眾講述“真實的故事”。

  同屬“印像”系列的《印像劉三姐》、《印像麗江》等山水實景演出,參與演出的都是當地的農民或江上漁夫。而演出《印像•國樂》這一帶有“舞台戲劇、行為藝術”風格節目的,卻是我國民樂界頂級的樂團,其中甚至不乏國寶級的演奏家。盡管二者演出環境不同,演出性質也不完全一樣,但總難消大材小用之嫌。

  近年來,我國的民樂界,面對困境做了許多努力,但現在似乎有一種定勢,一提到民樂的振興,總習慣於在演出形式上動腦筋。筆者愚鈍,如下問題時常縈繞於心、百思不得其解:數百年來,國內外交響樂團的演出形式並無明顯改變,演奏員一直是西裝革履端坐在舞台上演奏,而且都把相當數量的古典音樂精品作為保留曲目,常演常新。而我們的民樂一提到振興,便一門心思地向改變演出形式、“適應現代生活節奏”下功夫,如此重形式不重內容的變革,能振興民樂、能向國民奉獻“殿堂級的民族音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