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0日星期三

找工作不憋屈

找工作不憋屈
俗話說,沒文化,真可怕。但如今,重點大學的畢業生在現實面前也感到憋屈異常。一般的家庭花眾多心血和金錢培養一名大學生,就是為了讓學生以後能夠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工作,過上更好的生活,甚至整個家族藉此來翻身。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大學生已不再是香餑餑,考上了大學也不一定就意味著你的前程有了保障。相反,在就職時,很多企業都寧願選擇踏實、肯幹,並且能馬上為企業帶來效益的技工或者農民工。那麼,大學生又該怎樣來看待這一現象,讓自己在找工作時不感到憋屈呢?

一、轉變自身觀念,意識到考上大學並不代表有了鐵飯碗。
時至今日,很多農村家長和學生還抱著上了大學,就意味著後半生有了著落的想法。其實,這種觀念早就奧特曼(out,過時)了。考上了大學,只能證明你在讀書這一行向美好的未來邁進了一步。它代表著你在過去的某一段時間付出了,努力了,收穫了,但並不代表你將來會端上鐵飯碗,衣食無憂。要想在未來這個未知的棋局上擁有更大的籌碼,大學生們在大學校園裡仍然得努力學習。兼職工作而不是抱著“60分萬歲”的態度,虛度在像牙塔里的寶貴時光。
二、認清市場形勢,咱不能改變環境便只有學著改變自己。
重點大學應屆畢業生小麗說,在自己的求職經歷中最高月薪僅為1600元,而自己小學畢業的姑父,進城打工的月薪卻在5000元以上。要說淡定,那也只能所是假裝平靜。自己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的書,畢業後工資遠遠不如一個小學畢業生,心裡憋屈,人之常情。但我們是不是就要認為上大學真沒用了呢?答案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上大學是讓你擁有更加系統的理論知識,以便將來能夠更快更好地學習新的東西,干好工作。說白了,買的是一種成功的概率。
據記者了解到,和小麗情況截然不同的一種情況就是,很多職業學校的學生在1年級時就被“瘋搶”一空,可以說是供不應求。這證明了什麼?證明企業並不在乎你的學歷有多高,而是在乎你能給企業直接帶來多大效益。很多大學生自視清高,在實習期間紀律性不強,責任感欠缺,做事不積極等,而職業學校的學生,因為自身學歷不高,下意識地會放低自己的身段,並且技術對口、過硬,一開始工作就能馬上給企業帶來效益,你要是老闆會更願意錄用誰呢?企業需要的是效益,而普通大學生學的大多為理論知識,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家工作大學生要想在新的工作崗位站穩腳跟,還得在平時下足功夫,從各方面完善、提高自己。
三、明確自身目標,即時換工作也要確保工作間的連貫性。
大學老師為了班級或者學院甚至學校的就業率,往往會勸誡應屆畢業生先打工,後換工作。有句話叫做“乾一行,就得愛一行”,但事實表明並非如此。應屆大學生,正處年輕氣盛時期,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基本都想轟轟烈烈地干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可是,由於在畢業後找工作太倉促,自己一點興趣都沒有,不久就會喪失工作的興趣。有研究表明,應屆畢業生在半年內“裸辭”(還沒找到新的工作,就把原來的工作辭了)的人不佔少數。換工作時,也很隨意。筆者建議,找工作還得找自己感興趣的,並且換工作時,最好也保持新舊工作的連貫性。只有這樣,工作起來才會有無窮的動力,以後在事業上也才會有所作為。
除了大學生需要轉變自身觀念、明確自身目標、認清市場形勢外,農民工、兼差技工月薪比大學生工資高的現像還給我們未來的教育方向提供了另外一根指揮棒,即註重學生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每一堂課都讓學生有所得,由理論性人才轉向實踐性人才的培養。唯此,才不會讓“讀書無用論”瘋長,也還莘莘學子們一個公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